【微信】微信公众号:宏政公考(hzgwy100)
【QQ群】QQ交流群:108525592
【电 话】联系方式:0731-83575566/83575558
【位 置】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车站北路70号万象新天5栋916
《申论》作为公务员录用选拔考试科目,一直很难为考生甚或所谓市场上绝大部分培训老师所理解,于是乎存在着不少谬论。人们误认为申论是单纯的写作技巧考试和社会问题考察;考生习惯于应试教育、简单僵化的背公式或背固定的知识点,而不习惯于灵活独立的思考;一些培训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宣传万能模板,迎合考生投机心理。其实《申论》考试以给定材料作为前提和基础,考察的是将琐碎、粗浅材料加以概括整理、巧妙转换、分析驾驭、提炼发挥的灵活思维能力,只不过,不同的题型利用材料的思维方式、作答风格、问题对象各不相同而已。
总而言之两点意思,1.无论什么题型,其本质都在于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2.无论什么社会问题,都不是让你凭空发挥,而是以材料为基础和依托。相应,我们需要走出申论的两大思维误区:
1.申论不是单纯地写作考试,要么花拳绣腿地单纯追求文字语言的漂亮,要么幻想一劳永逸地搞个万能模板或套路;
2.申论不是单纯地社会问题考察,要么对社会问题僵化地背诵记忆,要么凭借着自己的理论天马行空地发挥。
我们需要澄清那些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说法,深刻的把握申论的本质规律。基于人们对申论考试的错误理解,很多人有可能在《申论》的备考复习和应试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单纯地强调背诵各种东西,并生搬硬套地用到写作中,体现出一种思维的懒惰性。本来多读多看是好事,可是他的心态不是增加积累和提高素养,而是,就等着这个问题考上了,到时把背的东西往上抄,且不说他背的东西会不会考到,即便考到,表面上相同的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平时所了解的问题与给定材料中的问题,其实角度、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硬背硬记社会问题的赌徒式心理,导致其按照平时的背诵和记忆答题,撇开材料,不做具体分析,体现不出结合给定材料与具体问题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故此,我们主要是从给定材料中,分析和提炼社会问题的原因、对策等,我们自己对社会问题和理论的良好积累,只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材料进行发现利用、提炼升华,或者适当合理发挥;
第二个问题:僵化、被动地利用材料,不去关注社会,没有思想,体现出一种思维的僵硬性。材料固然是申论的基础,只有充分利用它才能让你的写作和对策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但材料杂乱、琐碎、肤浅、粗糙、委婉,它一方面是申论的源头、线索和我们思考的切入点,没有它,你的作答难以保证良好的针对性和具体性,也不符合申论的考试目的,另一方面,它是如此的不完善,光利用它是不够的,尤其最后一题的大文章考得是作为未来的政府决策管理者的综合分析和宏观决策能力,需要对材料中类似的琐碎做法加以归纳整合——化零为整,不会显得琐碎、凌乱;对材料浅层次、具体的做法加以提炼加工——拔低为高,能提炼到一定的高度、挖掘出一定深度;能够展现出良好的思想底蕴和宏观视野。
无论是申论本身的考试特征,还是考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都进一步明确了,要准备申论考试,就必须把我所谈的一般原则与考生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有针对性地加以准备,才能提高成绩。一次,有个同学向我提问,翻来覆去也没有说明白问题是什么?明明思维能力比较弱,却告诉我分析能力比较强。我模拟当年的考题“人与自然”,随即让他分析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他只能简单地谈人和自然的相互影响,典型的思维僵化。其实,先分解这个问题的基本要素:人、自然;再认识两间之间的关系:先后、互补还是对立等;再阐述如何建立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规律和方法;最后拓展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本心等高层次的价值点等等。当然,学生的问题也来自于培训的缺失。现在很多培训老师自身思辨思维能力弱,甚至不具备起码的哲学分析能力,因而导致越辅导学生越呆。
大道至简,方法唯上。王帅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法论,沿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方法、分析存在问题、深化解决方案”等框架思路,可以保证考生形成完整的应试网络图,从而把解题理论体系与能力训练结合起来,保证考生学以致用。同时,也鼓励大家多动笔,多练习真题,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接受申论试卷评阅。基于此,宏政公考特邀我作文,以飨考生!
丁酉年晚秋王帅于思齐斋
YY频道
57188394